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_马克思主义学院
课程概览
当前位置: 首页 · 课程建设 · 课程概览 · 正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大纲
时间:2014-10-15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一、课程目标

1、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课程性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是每一个大学生的必修课。                    

目的:本课程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自觉地继承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传统和革命传统,发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增强拥护共产党领导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指导的自觉性,懂得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正确性;进一步树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明确观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本课程在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地位、作用和特点,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明确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和在能力、素质等方面应达到的目标。

2、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体系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均安排在大一进行讲授,其后续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本课程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在教学内容方面有较强的关联。通过本课程的讲述,可以为“毛泽东思想概论”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历史背景,利于学生对相关理论问题的理解与掌握。

二、课程学时分配

总 学  时:      32学时       学分:2       周数:16

三、建议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目

1.教材

沙健孙等主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010年第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出版。

2.主要参考书

(1)沙健孙主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学生辅导读本. 2007年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

(2)沙健孙主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疑难问题解析. 2007年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

(3)沙健孙主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学习参考文选. 2007年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

   四 、课程考核

本课程采用开卷笔试等形式进行考核。

五、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

上编综述   风云变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目的要求】

掌握

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与面临的主要任务,加深对近代中国社会基本国情和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意义的认识。

熟悉

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了解

鸦片战争爆发前的中国与西方力量对比的变化。

【教学内容】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1、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

2、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

3、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

二、外国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1、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三、近代中国的基本矛盾和面临的主要任务

1、两对基本矛盾

2、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教学方法 】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与多媒体运用相结合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4学时)

【目的要求】

掌握

西方列强在军事、政治、经济及文化方面对中国进行的侵略,进而认识列强侵略的本质。

熟悉

近代中国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认识社会制度腐败必然导致失败的深刻历史教训,认识正是严重的民族危机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促使中国人民去努力探索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道路。

了解

近代中国人民抵御外国侵略斗争的历史,认识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的意义,继承、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一、军事侵略

二、政治控制

三、经济掠夺

四、文化奴役

第二节  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一、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二、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第三节  反侵略斗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一、社会制度的腐败和经济技术的落后

二、从睁眼看世界到“救亡图存”、“振兴中华”

【教学方法 】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与多媒体运用相结合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4学时)

【目的要求】

掌握

西方列强在军事、政治、经济及文化方面对中国进行的侵略,进而认识列强侵略的本质。

熟悉

近代社会各阶级、阶层对国家民族出路探索所付出的努力及采取的措施。

了解

在近代,无论是农民阶级、还是地主阶级的改革派以及资产阶级维新派都不能实现中国真正的独立与富强。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第二节  地主阶级统治集团“自救”活动的兴衰

一、洋务新政的兴办

二、洋务新政的失败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进行与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兴起

二、思想启蒙及其意义

三、戊戌维新运动夭折的教训。

【教学方法 】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与多媒体运用相结合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封建帝制的终结(4学时)

   【目的要求】

掌握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总结其失败的教训,正确认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方案的局限性,认识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让位于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熟悉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认识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一次伟大的历史巨变,它具有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推动思想解放等进步意义。

了解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分析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内容与结局,认识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和进步性。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三、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四、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第二节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一、封建帝制的覆灭

二、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三节  辛亥革命的失败

一、共和制蜕变为封建军阀专制

二、旧民主义革命的终结

【教学方法 】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与多媒体运用相结合   

 

 

中编  从五四运动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1919—1949)

中编综述  天翻地覆的三十年

【目的要求】

掌握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的三种主要的政治力量及其政治代表,围绕“两个中国之命运”而展开的斗争,深刻领会只有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才符合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广大人民的利益,才能为中国实现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任务指明道路。

熟悉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所受的“三座大山”的重压,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三座大山”的必要性和正义性。

了解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

【教学内容】

一、中国所处的时代与国际环境

1、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

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与国际格局的变化

二、三座大山的重压

1、从北洋政府到国民党政府

2、占优势地位的中国封建经济

3、外国在华资本的垄断地位

4、官僚资本的膨胀与民族资本的困境

5、人民的悲惨境遇

三、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

1、三种政治力量,三种建国方案

2、两个基本的选择,两个中国之命运

【教学方法 】

以课堂讲述为主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4学时)

【目的要求】

掌握

工人阶级政党的产生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以及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熟悉

中国先进分子在十月革命以后怎样经过比较、探索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认识其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巨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了解

联系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特别是大革命的兴起和发展的历史情况,认识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二、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一、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二、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

三、中国共产党创立的历史特点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新面貌

一、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的制定

二、工农运动的发动

三、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教学方法 】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与多媒体运用相结合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4学时)

【目的要求】

掌握

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领会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极端重要性。

熟悉

中国共产党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在长征中表现出来的英雄气概,弘扬长征精神,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

了解

国民党政权的阶级性质、内外政策及其统治下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领会土地革命战争的必要性、正义性和进步性。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一、大革命失败与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第二节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一、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

二、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

三、延安整风及其历史意义

【教学方法 】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与多媒体运用相结合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4学时)

【目的要求】

掌握

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纲领与方针、政策以及敌后游击战争的地位和作用,真正领会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抗日力量是中华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熟悉

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意义,了解国民党以及正面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了解

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造成的深重灾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和基本经验,以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二、残暴的殖民统治

三、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第二节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一、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

二、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

三、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四、国共合作,共赴困难

第三节  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一、正面战场的地位和作用

二、从片面抗战到消极抗战

三、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一、人民战争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

二、敌后战场与游击战争的战略作用

三、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

四、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

第五节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一、抗日战争的胜利

二、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三、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

【教学方法 】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与多媒体运用相结合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2学时)

   【目的要求】

掌握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认识人民共和国的创建和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熟悉

国民党政权的反动本质及其所面临的全面危机,认识这一政权遭到广大人民的反对并迅速走向崩溃的根本原因。

了解

“第三条道路”幻想破灭的历史必然性。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一、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团结的方针

二、国民党发动内战与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

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一、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二、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

三、第二条战线的开辟

四、国民党统治的经济、政治危机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一、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和政治主张

二、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

三、第三条路线和第三大党运动的失败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

第四节  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

一、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二、人民政协与临时宪法——《共同纲领》

三、中国共产党全国执政地位的确立

【教学方法 】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与多媒体运用相结合  

 

下编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49——)

下编综述  走向辉煌的五十年

【目的要求】

掌握

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伟大历史成就,认识这些成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的。

熟悉

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

了解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开辟新纪元、走上新道路,经过艰辛探索、艰苦奋斗,开创新局面的历史。

【教学内容】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二、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教学方法 】

以课堂讲授为主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2学时)

【目的要求】

掌握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以及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熟悉

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认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中国以后的进步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了解

中国要实行国家工业化就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因,懂得社会主义是历史和人民的正确选择。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及其过渡性

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地位的确立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制度: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一、工业化的任务与发展道路

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社会历史条件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一、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

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

【教学方法 】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与多媒体运用相结合    2学时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2学时)

【目的要求】

掌握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的20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

熟悉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中国共产党为寻找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及所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

了解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历程及其经验教训。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良好的开局

一、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二、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

第二节  严重的曲折

一、“大跃进”及其纠正

二、“文化大革命”及其结束

三、错误的性质、原因和教训

第三节  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

一、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基本建立

二、经济、科教的发展与人民生活的提高

三、大国地位的初步确立与国际环境的改善

四、确立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大原则

【教学方法 】

课堂讲授与多媒体运用相结合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局面(2学时)

    【目的要求】

掌握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

熟悉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理论成果,认识中国共产党所进行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以及两种创新之间的关系。

了解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进而深刻认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建国以来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一、解放思想,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

二、科学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三、改革开放的起步

第二节  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和巨大成就

一、改革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积极推进

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巨大成就

三、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式及其作用

四、外交战略的实施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教学方法 】

课堂讲授与多媒体运用相结合  

 

 

上一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程简介
下一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 | 湖北省教育厅 | 人民网

地址:湖北省荆州市学苑路33号 邮编:434020
电话:0716-8068629(院办) 0716-8068678(招办)
Copyright © 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中国)官方网站-首页欢迎光临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编号:鄂ICP备05003301号